泰山队申诉手球争议终有定论:国际足联专家介入,因视频证据不足维持原判
2025-10-07
前不久上海申花和山东泰山那场3比3的进球大战,虽然比分挺热闹,但赛后可是留下了一地鸡毛。
泰山队这边,最耿耿于怀的就是比赛第7分钟那次进攻:一次传中球疑似打中了申花队13号球员的手臂。当值主裁判没表示,VAR视频助理裁判也没介入,比赛就这么继续了。可泰山队觉得,这球分明是对方球员主动张开手臂,阻挡了一次有希望的进攻,应该是个点球加黄牌。于是,比赛结束后,俱乐部一纸诉状,正式向中国足协提出了申诉。
这申诉一路走流程,还挺曲折。足协的争议判罚评议组一开始也犯了难,感觉是“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”,自己拿不定主意。怎么办呢?干脆,把皮球踢给了更权威的国际足联裁判专家,请人家给个意见。这操作本身也挺少见,看得出足协对这次争议的谨慎态度。
至于比赛中另一个争议点——关于李可和王大雷在禁区内的接触,评议组倒是很快有了结论,认定没有犯规动作。
等了几天,国际足联专家那边的意见终于传回来了,足协评议组也据此发布了最终公告。这个备受关注的“定论”是什么呢?简单说就是:维持原判,不构成手球犯规。评议组的解释非常技术流,他们承认申花13号球员确实有跳向球路、手臂张开使身体不自然扩大的动作,这一点对泰山队有利。
但是,最关键的问题在于,现有的比赛视频回放,无法清晰、准确地证明皮球到底是不是打在了规则规定的“腋窝以下”的手臂部位。既然视频证据模棱两可,无法提供“清晰且明显的误判”证据,那么按照规则,无论是主裁判当时的决定,还是VAR选择不介入的做法,就都得到了支持。